年度最佳的 All In One CRM:Hubspot 完整指南

  • Post category:CRM
  • Post author:

如果你正在開始創業或者 survey CRM 系統,那麼 HubSpot 會是你聽過最好的工具之一,原因很簡單。 HubSpot 涵蓋了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可以協調 Marketing、Sales、Service、Web content,甚至觸及到營運端的部分,方案的類型多類,供給各種不同的預算做出需求切分,最重要的是:它有免費版可以使用。 免費使用 hubspot 管理你的客戶 我在公司內扮演 CRM Manager 的角色,並且幾乎將全部的 function 都玩過了一輪。碰過許多 CRM ﹑SaaS Tools 的經驗來看,我可以很確定說 Hubspot 幾乎是任何大小的公司行號都非常適合使用的 All in one 全方位 CRM 管理工具。甚至對於剛創業的新手來說幾乎是非常必要的一款工具。 今天我想用比較詳細的說明來介紹這款工具它大部分涵蓋的範圍有到哪邊,我相信對這個工具好奇或者在尋找解決方案的你,看完之後一定會很有幫助。 What is Hubspot? HubSpot 是一種 base 在 inbound marketing 以及 Sales 的 SaaS 軟體,可幫助公司在導入流量或者接收到 leads 時,利用它強大的功能以及各種不同的 integration 來協助轉換,最終達到客戶與你順利合作的效益。 Hubspot 因為是 SaaS…

Continue Reading年度最佳的 All In One CRM:Hubspot 完整指南

如何修改WordPress的精選圖片?

圖片太大張了啦…怎麽修正精選圖片? 昨天發現Wordpress的精選圖片實在太大張了...不改一下實在不舒服,所以就開始研究起佈景主題編輯器。但因為是coding苦手所以找的實在很辛苦,最後還是上網survey了一些資料,後來總算兜起了一些頭緒,希望這篇文章後續也可以給許多人一點幫助! 因為我們今天要做的是文章頁面的精選圖片修正,所以整個版都會一起被改掉,不過大部分的CSS修正應該都可以靠這個方式來處理。 首先進到你想修正的頁面,如我的案例的話就是上圖… 大家可以看到那大到可怕的 Dimensions & Metrics,這真的太大張了,但手機版就不會有問題: 利用瀏覽器的「檢查」幫助我們抓出對應區塊 那麼首先進到頁面後我們要開啟瀏覽器的Console,也就是點擊 右鍵 → 檢查。 Windows熱鍵:F12 Mac熱鍵:COMMAND + OPTION + I 接下來你就會看到密密麻麻的程式碼了,而這個就是Console的介面。也會因為所使用的瀏覽器不同會有不同的介面產生,我用的是Microsoft Edge。 然後也先不要擔心,你在這堆程式碼可以隨意修改,完全不會影響到網站的運作(會影響到就見鬼了…),接下來請接著動作。 把滑鼠移動到Console內的「歡迎」左邊第二個icon上並點擊。點擊後會發現根本沒有什麼變化,但這時候的作用是你可以隨意的把游標移動到左邊網頁上的任何一個物件上。 移動到你要的物件上後,也可以看到有跳出一個pop在該物件上,它直接顯示了這個物件的屬性和基本資訊。然後在往右邊的Console仔細看,對應的程式碼也會被選出來。 那因為現在要處理的是精選圖片太大張的問題,所以可以看到這是文章頁面上精選圖片的程式碼。看不懂沒關係(我也不懂…),基本上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基本資訊,不過建議HTML還是可以多少學一下,真的沒有很難。 我們先看最上層的東西:<figure>標籤 (tag) 作為一個容器 (container),裡面用來引用任何內容像是文字段落、圖片、圖表或程式碼片段等。 簡單來說就是放圖片的地方啦,那 class=“post-thumbnail ocean-sh-2” 可以把他當作對這個標籤定義的名稱,用來指向元素的類名。 再往下看的話就可以看到像是圖片的大小(img width=”1004” height=”590”)、網址(src="https://i0.wp.com/ekimas.tech/wp-content/uploads/2022/06/1.png?fit=1004%2C590&ssl=1")等相關資訊。 但其實這邊只要做一個動作就可以確認這個圖片區塊到底在Wordpress佈景主題中的哪個檔案內。其實在右側可以看到樣式的頁籤之下有一個名為 .ocean-sh-2 img 的東西。點擊它右上角的 blog-post-h…r-3.3.2:881 看看。 點擊後就會被導到「來源」頁籤,游標會直接顯示在你所選的檔案區塊上。 來試試看修正這些語法觀察變化 這時候其實就可以針對你想修正後的樣式去做原始碼的修改,來看哪個樣式大小才是你想要的。 以我這邊的案例來看,我需要修正的是圖片的高度大概30-50%,寬度基本上不用變化。 接下來就是尋找我們要修正的語法的資料夾在哪。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在這個檔案的頁籤上點選右鍵,選擇「在資訊看板中顯示」(不同瀏覽器可能有不同的說法)。 接下來在左側的頁面中就可以看到所屬的資料夾以及位置囉!這時候再回到佈景主題編輯器。 這邊先記錄一下他的所在位置:assets / css / blog…

Continue Reading如何修改WordPress的精選圖片?

什麼是維度?什麼是指標?

初見指標與維度 當我第一次碰到Google Analytics的時候,除了複雜的報表之外,最讓我頭痛的就是維度(Dimensions)與指標(Metrics)這兩個名詞。 但其實你在Google Analytics是看不到這兩個名詞的,更正確來說在Data Studio的時候才是真的對這兩個東西感到疑問的時候,因爲做可視化報表時,光是行列的轉換和其會如何呈現的混亂就可以讓人很崩潰。 那到底什麼是維度、什麼是指標?名詞都是一樣的,都有其意義,只要我們可以進行代入與套用,就不難理解這些玩意兒。 指標與維度的定義 首先從Google說明中心的定義來看: 維度(Dimensions):維度是資料的屬性。舉例來說,「城市」維度用來指出工作階段的來源城市名稱 (如「巴黎」或「紐約」),「網頁」維度則表示使用者所瀏覽網頁的網址。 指標(Metrics):「指標」則是量化測量方式。比方說,「工作階段」指標表示工作階段總數,「單次工作階段頁數」指標則指出每個工作階段的平均網頁瀏覽量。 其實已經不難理解了對吧? 但其實對初學者來說,這頂多就是知道這兩個名詞本身的意義而已。就如同我們知道了「汽車」這個物體,但如果不能理解汽車有哪些作用、功能、模式甚至如何操作等等,基本上就如同我們現在看到這兩個名詞的狀況一樣茫然。 其實在一般生活當中,你也很難遇到這兩個名詞,但如果常使用到Google Analytics或者Datastudio的話,一定會碰到這部份。(當然還有Tableau) 先來談談維度(Dimensions) 這時候我們多利用比喻法的話,通常可以很簡單的瞭解一個項目。以維度(Dimensions)來說,說明中提到: 「城市」維度用來指出工作階段的來源城市名稱 (如「巴黎」或「紐約」) 那我們可以將城市比喻爲「人」,「巴黎」或「紐約」則是人身上的某種屬性。例如:以膚色區分、以性別區分(上述兩個舉例範圍都太小)、以穿著風格區分,甚至是以個性來區分(也許個性是比較適合的,個性跟城市一樣可能有上百種)。 所以這樣看起來,維度是有「分層」的,維度之下有次要維度,次要維度之下還可以再有更次要的維度…這很像是分類的分類的分類,無限延伸下去。只要你能夠將其切割開來,你要用幾層維度去看待都可以。 在繼續以「人」這個維度來看的話,「人」再往下分又可以是「性別」,接著「居住地」、「職業」、「年齡範圍」等等。 從這邊也可以看到資料從原本的單一變到相當複雜的程度,除了變多之外也有更多的屬性可以區別他們。這也是為什麼會需要拆解相當的維度來分析資料的原因,想知道做服務業的男性在哪個年齡層以及哪些城市,就必須把維度拆到四層來檢視。 跟在GA分析一樣,你今天發現Organic Search管道這個月轉換率特別高,為什麼?光知道管道轉換率高沒意義,我們必須要抓到管道內的哪些到達頁面達成了這樣的高轉換,而且還要知道這些頁面的特徵是什麼。是因為趨勢嗎?還是因爲促銷活動?或者是某些網紅、KOL在他們的社群分享了你的產品進而讓這些受眾通過自然搜尋找到了你的網站而達成高轉換? 在上述的例子當中你至少要拆三個維度出來檢查才可能找到真的答案。 那現在換說指標? 然後上段說明當中其實已經講到了某個指標了,大家有看出來嗎?沒錯!就是轉換率的部分。指標就相對簡單了,白話來講,「身高」以及「體重」就會是「人」指標,轉換率來講的話,你可以比喻爲「體脂率」(?)。 所以指標可以衡量維度,來確立這個維度目前的數據以表達狀況。以上段說明來看,如果我沒有使用轉換率這個指標的話,我根本不會知道Organic Search管道出現了什麼比較突出的表現,而維度沒有指標來說明狀況的話,幾乎也沒有太大意義。(這跟你在夢中夢到自己變成一顆鳳梨卻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一樣。) 像是這樣: 我們想從年齡範圍(維度)在21-33歲(維度)左右的男性(維度)中挑選出職業為軟體業(維度)的人(維度),並調查這群人的年收入(指標),還要以地區(維度)做為切分。 × 關閉警示 未來會持續分享我對於這些維度與指標的使用,並利用在資料分析工具上頭。大多數會是Google Analytics,並且搭配資料可視化軟體來做為方便我們檢視趨勢或者頻率的工具。 Sami

Continue Reading什麼是維度?什麼是指標?

2022年 Email Marketing 行銷指南

章節 1:Email Marketing 基礎  E-mail 就是最直接的一道門,銜接到你的潛在客群中 (除非名單是假的) Email marketing’s ROI is 38:1 (Litmus).  86% 的調查企業認為 E-mail 行銷非常重要  Email 的 open rate 相比 FB 的 post 互動率幾乎是 20:1  高達 45% 的消費者覺得 social media 的 ads 相當惱人  E-mail 相比一般的廣告來說更佳的不讓人討厭,它甚至是所有 marketing message 中排行最高的(positive)  E-mail 的轉換率非常好, facebook + twiter 的轉換率都高不過 使用 E-mail 執行再行銷的方式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讓消費者再購買 章節 2:如何建構你的 E-mail 名單…

Continue Reading2022年 Email Marketing 行銷指南